生物炭改良土壤酸化研究登上国际顶刊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团队近日在《Biochar》(IF=13.1)发表重磅研究,通过全球232项研究荟萃分析,首次系统揭示生物炭调控土壤pH值的核心机制。这项突破性成果为全球土壤酸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。
生物炭pH调控的三大关键发现
研究发现生物炭原料和热解温度是影响土壤pH的关键因素,不同制备工艺的生物炭pH值差异可达400%以上。特别在稻田环境中,生物炭可使土壤pH值平均提升5.98%,效果显著优于旱地的3.75%。研究团队还创新性提出有机氮肥协同施用方案,能最大限度激活生物炭的石灰效应。

全球土壤改良的突破性进展
通过建立包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(CEC)、初始pH值、年均降水量(MAP)等参数的预测模型,该研究成功破解生物炭效果波动难题。数据显示,当土壤CEC>20 cmol/kg时,生物炭的pH调节效率会下降38%,这一发现为精准施用生物炭改良剂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计划资助,相关成果已通过DOI:10.1007/s42773-025-00451-5公开发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震惊!硕士生如何逆袭一区TOP期刊(IF=13.1)?生物炭改良土壤酸化新突破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